话说基里巴斯这个太平洋小国,国土就那么点大,33个珊瑚岛散在海里,总面积800多平方公里,人口十来万,本来就靠捕鱼费和外援过日子。2003年,安诺·汤上台没多久,就把中国大使馆给关了,直接断交,转头跟台湾建交。理由是中国在那建的卫星跟踪站涉嫌监视美国在南太平洋的军事活动,可证据呢,压根没啥硬邦邦的东西。中国劝了半天,他不听,两国关系就这么断了。台湾那边倒是不含糊,给了些援助钱,用来建学校修医院啥的。结果呢,这步棋走得有点偏,小国跟大国对着干,国际上一个中国原则摆在那,基里巴斯一下子成了外交圈的刺头儿。汤这决定听着像站队美国那边,太平洋地缘博弈正热,美国拉小岛国当棋子,中国推一带一路,汤选了前者,以为靠山硬点。
断交后,基里巴斯的日子更难过了。海平面年年涨,平均海拔才1.5米,大潮一来,低洼地就淹。磷酸盐矿79年挖光,经济起不来,人均收入低,海水入侵农田,淡水井污染,椰子树大批枯死,渔民捕鱼费劲。2010年,两座小岛彻底沉了,居民得搬家,政府赔钱安置。专家说,到2050年,这地方可能没法住了。汤时代,气候危机越来越凶,全球冰川融化温室气体排放,小岛国首当其冲。咸水把土壤变盐碱,作物长不好,渔业收入直线掉。国家穷,扛不住,得找外援。
展开剩余80%汤先瞄准西方哥们儿,毕竟他一直亲他们。2013年,去新西兰求收留气候难民,说自家岛快没了,能不能给条移民通道。新西兰嘴上答应支持,实际几个月后直接拒了,不搞集体难民计划。同年,一个叫Ioane Teitiota的基里巴斯人想在新西兰申请庇护,汤写了支持信,可法院10月驳回了,他被遣返。澳大利亚和美国也差不多,汤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喊了好几回,2014年在纽约大会上呼吁发达国家担责,可回音就几句同情话,没真金白银。澳大利亚说准备好接人,实际门儿都没有。美国忙自家事儿,太平洋战略是有的,但援助小国淹没风险,不上心。西方援助听着好听,实际拖拖拉拉,小国等不起。
汤不死心,2014年7月,花877万美元从斐济买了20平方公里地,在瓦努阿岛上,本来想当后备安置点。卖家是英国国教教会,那地是森林,离海岸远,交通烂。汤说这是投资,顺便敲打国际社会,看我们多惨。可这治标不治本,十几万人真要搬,成本高,还得考虑文化断裂。买地花了钱,西方援助还是没影儿,海平面继续涨,塔拉瓦环礁居民日子苦,排队取咸水,农田变盐碱地。汤的外交路越走越窄,亲西方的立场,本以为能换来实打实的帮手,结果西方大国嘴上说一套,做一套。小国求人,靠的不是口头承诺,是真钱真枪的项目。汤这儿卡壳了,国内压力也大,2016年选举前,抗议声四起,反对党说你没本事,啥方案都没。
眼看西方不靠谱,汤开始掉头看中国。2015年左右,他让外交团队私下接触中国驻外使馆,递信求援,要海堤技术、淡水净化啥的,说中国是大国,得帮一把。背景是国家灭顶之灾,海水年年吞地,居民喝不上水,吃不上饭。中国那边翻旧账,2003年你断交时多硬气,现在有事儿了才来?回应简单:没互信,谈不了。汤的求助就这么黄了。
他早年反华,关馆断桥,现在想修桥,晚了。外交这东西,讲究互惠,你不讲理,人家凭啥当冤大头?中国在太平洋岛国投了不少,修路建桥,但前提是关系好。基里巴斯在汤手里把路走窄了,援助大门关得死死的。汤的决定听着有战略味儿,其实是短视,华裔身份本该拉近距离,他倒好,主动推开。结果,国家在危机中孤零零的,西方不给力,中国不搭理,汤的13年总统生涯,就这么以失败收场。2016年3月,他卸任,支柱真理党输选举,新博克党上台。
接棒的是塔内希·马茂,2016年当总统,一看前任的烂摊子,知道不能再硬杠中国。马茂上台后,外交大转弯。2019年9月20日,直接宣布跟台湾断交,转认中国,恢复大使级关系。台湾那边气坏了,马上关馆。中国动作快,很快就给援助,基础设施项目上马。比方说,海堤修建、供水系统升级,渔业技术支持。这些东西直击痛点,短期内挡了挡海水,经济也喘口气。2020年起,抬高岛屿计划启动,中国团队来帮忙,铺砂石、浇混凝土。2021年,还合作开发斐济那块地,本来是汤买的避难地,现在改成农场,供基里巴斯农产品。马茂这步走得务实,小国生存,得抱紧能帮的大腿。中国援助不光钱,还带技术,太平洋岛国外交,本来就这么现实
2025年,基里巴斯跟中国的关系越来越铁。马茂2024年10月连任第三届,靠的就是亲中路线。选举时,反对党批评他太靠中国,可选民看重实惠,中国项目帮了大忙。比方说,2021年重建二战老跑道,2022年机场终端投用,这些提升了交通,渔业出口也顺了。中国还给了渔船和驳船,价值475万澳元,用来加强港口能力。海平面涨势没停,NASA报告说,到2057年,基里巴斯洪水风险翻倍,至少15厘米上涨。
2025年6月,IMF报告说,适应海升的开销不确定,但得砸钱。马茂政府推南塔拉瓦水卫生项目,外岛交通投资,全靠国际资金。中国承诺更多气候合作,海洋生态、防灾啥的。反观西方,新西兰2025年1月审视对基里巴斯援助,说外交上被冷落了,57百万澳元投了健康教育渔业,可基里巴斯不让访客来,直到2025年底选举后。新西兰这动静,等于给中国让路,美国也警铃大作,太平洋战略竞争热了。中国从2019到2021年,发展融资支持大增,基础设施项目占大头,帮基里巴斯建了路桥啥的。
汤卸任后,没闲着,继续当气候代言人。去澳大利亚推禁煤,2024年3月访澳,说化石燃料加速危机。2023年10月,Chevening校友会聊他的经历,说买斐济地是先见之明。2022年9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访谈,他强调气候现实。2024年7月,YouTube上谈太平洋论坛,批评澳大利亚硬线。2023年4月,支持托雷斯海峡岛民起诉澳大利亚气候不作为。2024年3月,又去澳大利亚推动无化石燃料太平洋。他的影响力有限,基里巴斯现在是马茂的地盘,汤的反华遗产成了教训。太平洋小岛国,夹在大国间,选边站队风险大。汤那时候赌西方,赌输了,国家差点亡国,现在马茂转舵,援助来了,日子好过点,但海平面还在涨,麻烦没完。
发布于:吉林省双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